武则天的政治出道,是王皇后与萧淑妃博弈的产物。王皇后本想把武则天当作工具人,打击萧淑妃。但被武则天成功抓住机会翻盘。
唐高宗对武则天的使用和提拔,最根本原因是武家为小姓。在门阀世家豪族作为政坛主旋律不可动摇的的隋唐时期,中央皇权最大的威胁是这些切实掌握各地地方资源和影响力的豪族。
武则天掌权以后,中央皇权的主要矛盾焦点,变成了李唐宗室和附庸在宗室周围的门阀贵戚上。
武则天为了对付这些人,开言路,彰民意,携寒门,纵急进之士,制衡宗室勋贵。始有周兴来俊臣之事。
来俊臣,无非工具人而已。其行为虽不符合儒家大夫的根本利益,但他是酷吏没有酷民。虽然在体制内搞的乌烟瘴气,但民间波及不大。
与此相反的是明朝的张居正。贵族和大官僚的利益基本不动。在民间折腾经济改革,直接动社会经济基础,结果在改革计划四面漏风,执行上又一刀切蛮干之下,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至于薛怀义,张易之等男宠,除了人们比较八卦的性丑闻,实际上没那么大的危害。甚至有功于社会。
张易之才华横溢,被武则天安排主要是延揽寒门人才,通过私人渠道,打破当时唐朝门阀控制的人才晋升通道,为武则天发展政治势力。比如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就是通过二张的门路晋升的。
二张以身进,非无才也。性能力与才华并不矛盾,不是二选一的。通过性社交,认识更多青年才俊,享受其性服务的同时,还挖掘器才干,用于政治博弈,也可以说是真正实践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星空体育官网星空体育官网
神龙政变,中宗复位之后,很清晰地认定,国家政治的核心矛盾,是皇权代表的中央政府,与实控资源的各地门阀豪族之间的长期博弈。
所以中宗力排众议,坚持维持对武后的高调定性,坚持二圣合葬。而不是把武则天批倒批臭。这说明中宗的政治觉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