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2-11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一提起南亚地区,第一时间想起的必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一对冤家。毕竟,一个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者”,一个则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自然会给予这两个国家稍多一些关注。  而印巴两国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南亚诸国之间所有问题的集合体。蒙巴顿方案并没有解决好印巴两大群体的矛盾,反而是将矛盾扩大到整个南亚地区:印巴分治之后,印度渴望继承大英帝国在南亚的权威,巴基斯坦则要在内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一提起南亚地区,第一时间想起的必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一对冤家。毕竟,一个是“中国最有力的竞争者”,一个则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自然会给予这两个国家稍多一些关注。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1)

  而印巴两国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南亚诸国之间所有问题的集合体。蒙巴顿方案并没有解决好印巴两大群体的矛盾,反而是将矛盾扩大到整个南亚地区:印巴分治之后,印度渴望继承大英帝国在南亚的权威,巴基斯坦则要在内斗外患中求得生存,孟加拉摆脱了巴基斯坦内斗却摆脱不了印度的控制,喜马拉雅山南小国受限于地理和形势只能成为经济殖民地。

  印巴问题所代表的地区问题,不仅仅是束缚了印度的大国梦,更是锁住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发展上限。这些问题缘起何处?有何解法?印度以及南亚各国的未来之路究竟如何呢?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2)

  二战之后,英国实力大幅衰减,加之世界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英国对于各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是一减再减。最终,英国只得放手让各殖民地独立建国——1947年3月开始,印度独立事宜正式提上讨论议程。星空体育网址

  这时,很多朋友都会说“英国人搅屎棍”“印巴分治就是在南亚地区埋颗雷”。虽然英国确实在殖民地搞过不少分化瓦解的骚操作,但印巴分治还真就不全是英国人的操作问题,当地人民其实也作出了相当多的“贡献”。

  英国人最初的计划是将印度土邦王公,和印度教徒统一起来,组建起一个民主制度的联邦国家。这个计划并没有多大的新意,甚至可以说是老调重弹,故伎重施,但总归也算是“形式上的南亚统一”吧。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3)

  然而,这个计划并没有得以实施。倒也不是看破了英国人的手段,而是当地人民自己吵了起来:

  假如实行普选制度,就必然要看人口的多寡——说通俗点,就是数人头——那么人口少的必然就不占优势,所以反对。而印度教徒也不愿意将国家权力与异教徒分享,于是也反对这个方案。

  于是就在1947年6月,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路易斯·L·蒙巴顿提出了“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大英帝国的英属印度解体,而成立印度联邦与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国家。

  印度教徒自行组建联邦,等非印度教徒则归自治领,这看似是个不错的方案,但事实上却是一锅“夹生饭”。

  3月开始讨论,6月提出新方案,8月中旬印巴两国就独立建国了。英属印度有4亿人口,5个月的讨论,2个月的推行,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好两大群体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了很多问题。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4)

  蒙巴顿方案的分界线,将两大群体的一些“祖传领地”进行了不合理的划分,有些印度教的地区被划给了巴基斯坦,有些非印度教的地区则又划给了印度,这些领地纠纷后来随着印巴两国的独立,而成为了宿怨;

  东巴基斯坦的设立,使得南亚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巴基斯坦国土被印度拦腰截断,而巴基斯坦东西两地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国内矛盾加剧。1971年,东巴基斯坦联合印度,独立建立孟加拉国,印巴矛盾的影响扩大到整个南亚地区;

  印度联邦自诩“大英帝国在印度地区的继承者”,对于周边各国(包括中国)产生了“居高临下”的征服态度,这导致印度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极差,领土纠纷导致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不仅将印度困在了南亚,也使得国内民生一直得不到发展。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5)

  可以说,“印巴分治”这锅夹生饭,让南亚各国都搞坏了肚子,至今仍然隐隐作痛。那么,是不是如果有一个比较“本土化”的强盛的统一王朝,南亚地区就能变好呢?

  英国殖民者的确不是第一个统一南亚次大陆的群体。在英国殖民者之前,就已经有人几乎达成了“统一南亚次大陆”这个成就。

  1507年,统治中亚137年的帖木儿帝国彻底灭亡。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力图复兴帝国,可惜未能成功。但这位成吉思汗的后裔并未放弃理想,而是他调转方向,向着南亚次大陆进军。

  蒙古铁骑将印度列国一一踏平,巴布尔于1526年在印度地区建立莫卧儿帝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蒙古人的帝国——所谓“莫卧儿(Mughal)”其实就是波斯语中的“蒙古”的意思。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6)

  虽然中间有过短暂的皇位易主,但莫卧儿帝国仍旧是印度地区的秩序主导者,统治长达331年,其版图最广时,囊括了阿富汗以及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说整个南亚次大陆都在蒙古铁锅里,并不夸张。

  然而,莫卧儿王朝也仅仅只是把整个南亚次大陆的一切放入了铁锅中煎炒烹炸,但并没有对印度地区进行整合:

  宫廷与政府的主要成员,几乎都是突厥化蒙古贵族后裔,虽然后来也将印度当地人纳入高层,但事实上仍旧是一个标准的“征服王朝”,拒绝当地文化,保持自身特色;

  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上层常用的语言是乌尔都语,而民众则使用当地的本土语言,说是政令不行有点夸张,但上下沟通必然不算顺畅;

  官方信仰是教,事实上多种宗教同时存在于王朝内部,虽然阿克巴大帝曾实行宗教平等政策,但他去世之后叛乱再起,其继任者便废除了这一政策,宗教矛盾短暂弥合之后,反而愈发严重。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7)

  事实上在莫卧儿王朝的300多年统治中,对异邦的征服,对叛乱的征讨从未停息。可以说莫卧儿帝国只是完成了军事上的征服。但事实上,在帝国统治期间,“印度”仍然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国家”或是“文明”。

  这个庞大的南亚帝国,其基础却是分散且脆弱的。即便没有英国殖民者的临门一脚,这个帝国也终会在叛乱中消失。事实上就连英国殖民者,也未能完成印度地区的真正统一:虽然在殖民统治下,“印度”从“地理概念”变成了“政治概念”,但民族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短暂地蛰伏起来。

  蒙古人、英国人的历史实践,充分说明,单纯的军事征服并不能够给南亚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真正的统一,要深入到文化层面上。然而,文化,才是南亚地区最为遥不可及的“地平线”。

  南亚地区,曾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地之一,印度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根据考古发掘,印度河流域存在过发展度和规模都很高的青铜文明。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8)

  但是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古印度河文明迅速衰落,甚至其一切成就都未能流传下来,其文字至今无人可解读,其文化传承也在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印度文化,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在恒河流域建立起的新文明遗产,虽然也很古老,但已然不是印度地区的原生文明了。然而雅利安人的遗产却也未能使印度人团结起来:种姓制度分割上下,而印度教繁多的派别又进一步加剧分割。最终导致印度诸国长期处于分裂的混战状态。

  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又将信仰引入当地;蒙古人的征服,又将异族凌驾于当地人之上。宗教、民族、语言……种种问题堆积如山,导致整个地区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终导致了印度地区的政权都成为了“沙丘”一样的存在——看似如山般雄伟,事实上内部没有稳定的主心骨,风一吹就会散架。

  印度的“大国梦”,其实哪里是被“印巴分治”这样的地区问题束缚住了,而是被其历史文化的锁链牢牢捆缚——如果不能团结国内所有民众的力量,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妄言。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9)

  印度总理莫迪,通过打击,塑造“假想敌”,走民粹主义路线赢得人民拥护,但其治下的人民党也确实靠着强大的执行力,大大改善了印度的基建状况;巴基斯坦正运党领袖伊姆兰·汗当选总理后,抑制地方门阀,打击官员腐败,弥合地区割裂,改善底层民生状况。

  虽然形式不同,道路不同,但两国领袖确实开始将大批民众团结起来,构建国家的主心骨,团结力量办大事。但问题从来不是那么简单地就能解决的:

  而印度的问题在于,民粹主义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钢丝”——用打击来团结印度教徒,用塑造假想敌来管控民意,这都是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如果不能完成真正的发展目标,长期下去必然会遭到狂热民意的反噬;

  巴基斯坦国内的门阀积弊已久,势力深厚,短时间内无论是内力还是外力都难以去除,甚至仍是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比如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就因为巴基斯坦国内的内斗,导致搁置。

印度被束缚的大国梦(图10)

  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南亚各国却仍旧卡在前工业时代的门槛上,反而正是这个差距最为要命——工业化的基础,是很难依靠他国帮助建立起来的,需要的是各国的自我革新。而南亚各国人口都已经濒临红线了,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现代化,星空体育网址那么马尔萨斯陷阱必然会加剧各国国内矛盾,甚至导致秩序崩溃。

  总而言之,留给南亚各国的时间不多了。印度也好,巴基斯坦也罢,印度地区想要走“大国之路”,那么就必须在大门关闭之前,完成内部整合,并建立工业化基础。

  这确实很难,但世界上哪个大国的崛起又完全是靠着所谓的“历史幸运”“天选之国”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